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專家門診: 電 話:010-53968000
姓 名:蔣海越
職 稱:主任醫師
職 務: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院長
教學職務:博士研究生導師
技術特長:
各種先天性耳廓畸形、外傷性耳廓缺損的治療、嬰幼兒耳廓畸形的早期治療;
面部年輕化手術,微創美容,重瞼成形術,眼袋去除術,脂肪抽吸體形雕塑手術。
簡 介:蔣海越,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院長,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1987年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1996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專業,研究方向是組織移植和器官再造。自1996年以來,一直在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醫院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工作。2006年擔任外耳整形再造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整形外科領域最具挑戰性的手術“耳廓再造及聽力重建”工作,擔任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常務委員、第二屆國際耳再造大會執行主席、中華整形外科雜志副主編、北京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是國內耳廓整形再造的學科領軍專家。蔣海越團隊將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專利擴張器應用到耳廓再造手術,進行了世界最大樣本量的小耳畸形診療臨床實踐,形成了標準化、規范化的小耳畸形診療常規及臨床路徑,并將此技術進行了國內50余家三甲醫院技術推廣和國際交流合作,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皮膚定量擴張自體肋軟骨耳廓支架外耳再造診療體系”。承擔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中國醫學科學院國家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市科技計劃課題“首都特色”重點項目、首都衛生發展科研重點專項等多項課題。發表SCI論文和核心期刊文獻100余篇。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西院)
發表論文:
1.Jiang H, Pan B, Lin L, et al. Ten-year experience in microtia reconstruction using tissue expander and autogenous cartilag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2008, 72(8): 1251-1259
2.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Patient-specific Ear-shaped Cartilage and Its First Clinical Application for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EBioMedicine, 2018,28:287-302.
3.Zhou J, Pan B, Yang Q, et al. Three-dimensional autologous cartilage framework fabrication assisted by new additive manufactured ear-shaped templates for microtiare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2016.
4.Bi Y, Lin L, Yang Q, et al. Surgical correction of constricted ear combined with Stahl's ear[J].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2015, 68(7): 895-901.
5.Dashan Y, Haiyue J, Qinghua Y, et al. Technical innovations in ear reconstruction using a skin expander with autogenous cartilage grafts[J].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2008, 61: S59-S69.
6.蔣海越團隊.“組織工程耳”離我們還有多遠?——3例組織工程軟骨支架耳廓再造術的臨床報告[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18,34(3):165-171. 10.3760/cma.j.issn.1009-4598.002.
7.蔣海越, 潘博, 林琳.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分型及治療策略[J].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3, 11(4): 476-476
8.林琳,蔣海越,楊慶華, 等.先天性耳廓畸形的早期非手術治療[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18,34(3):197-201.10.3760/cma.j.issn.1009-4598.2018.03.008.
9.于曉波, 蔣海越, 潘博, 等. 擴張耳后皮瓣聯合自體肋軟骨移植矯正耳甲腔型小耳畸形[J].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14, 30(001): 4-7.
10.周佳宇, 林琳, 蔣海越, 等. 個性化肋軟骨采集及耳支架雕刻[J]. 中華耳科學雜志, 2013, 11(4): 502-502.
學習履歷:
1994年-1996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博士
1991年-1994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
1982年-1987年,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
工作履歷:
2019年-至今,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院長,主任醫師
2016年-2019年,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2006年-2015年,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科主任,主任醫師
2004年-2006年,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1996年-200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治醫師
1987年-1991年,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住院醫師
學術任職: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 副主任委員、常委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副主編、編委
北京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 候任主委、常委
國際耳再造協會 執行委員、第二屆主席
學術成果:
蔣海越醫生長期致力于外耳整形再造的基礎與臨床治療研究,經過20多年努力,在各種復雜外耳畸形、疑難耳廓再造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
1.建立了基于腎形擴張器的皮膚擴張法耳廓再造治療體系規范,解決了手術所需皮膚取材面積受限的行業性難題,被譽為“北京特色的耳廓再造治療方案”
在莊洪興醫生臨床工作的基礎上,蔣海越醫生進一步優化取材設計方案,對耳后皮膚進行定量擴張,獲得足夠無毛薄皮膚同時使再造耳廓精細結構更加清晰自然,制定了科學、嚴謹的操作規范,已發表《中國半側顏面短小畸形:先天性小耳畸形臨床診治指南》(國家公益性科研專項),顯著提高了耳廓再造的治療效果,擴大了外耳畸形患者受益人群。已治療耳廓畸形、耳廓病變(耳廓黑痣、血管瘤)、外傷性耳廓、小耳畸形等萬余例,并在全國50多家三甲醫院推廣應用,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治療效果滿意,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業內譽為“北京特色的皮膚擴張法耳廓再造治療方案”。
2.創新提出先天性小耳畸形的臨床分型及治療策略,顯著降低了耳廓整形手術失敗率
針對臨床手術術式混亂的局面,申請人根據多年臨床實踐經驗,創新提出將先天性小耳畸形分為四種臨床分型并對應相應的手術方案治療策略,形成了標準化的小耳畸形序列治療臨床方案,研究成果獲得2008年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和2007年第二屆宋慶齡兒科醫學獎;同時,將數字構建技術充分應用于耳廓再造,形成標準化數字構建技術輔助耳廓再造臨床方案,解決了臨床經驗向標準化的轉變,顯著降低了耳廓整形手術效果的不良率,并發表《中國半側顏面短小畸形:下頜骨畸形臨床診治指南》,同時在全國多家三甲醫院推廣應用。研究成果獲得了2015年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科學技術獎創新獎 。
3.完成了國際首例組織工程軟骨耳支架移植耳廓再造術
完成了世界第1例應用組織工程軟骨構建耳支架移植耳廓再造的臨床應用研究,患者術后跟蹤五年,治療效果滿意。研究成果發表在《柳葉刀》雜志子刊《EBioMedicine》上,CNN等國際知名媒體對此進行了廣泛報道,并獲得了2019年生物材料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組織工程耳軟骨再生關鍵技術關鍵問題、核心技術及其臨床轉化”) 。
4.創建了“耳廓畸形嬰兒早期干預和幼兒期微創手術治療”新模式
提出了“耳廓畸形嬰兒早期干預和幼兒期微創手術治療”的新理念,并歷經五年研發出耳廓畸形矯治助長器,臨床經兩千余例試驗研究證實,部分嬰幼兒耳廓畸形通過早期矯治,可達到較為滿意的矯正效果。該干預治療”新模式不僅可減少患者創傷及經濟負擔,并且可節約大量的醫療資源。研發的可矯治助長器獲得國家專利證書及國家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正式用于臨床并在國內外推廣。
科研主持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
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1項(發布2項指南);
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2項;
首都特色基金重點項目1項;
首都科技發展基金重點項目2項;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的重大項目1項;
中國醫學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項目1項等。
所獲榮譽: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衛健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07年第二屆宋慶齡兒科醫學獎(第一位)
2008年北京市科技進步獎(第二位)
2011年北京優秀中青年醫師
2015年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科學技術獎創新獎(第一位)
2017年獲首屆國家名醫獎
2017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學名師獎
2019年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科學技術獎(第三位)